MB49小鼠膀胱癌細胞
1) 來源:小鼠膀胱癌
2) 形態:上皮細胞樣
3) 含量:>1x106 個/mL
4) 污染:支原體、細菌、酵母和真菌檢測為陰性
5) 規格:T75瓶或者1mL凍存管包裝
運輸和保存:使用含有優質胎牛血清的2ml凍存管發送存活細胞。收到細胞后,可在1000RPM,常溫條件下,離心5min后,于潔凈操作臺棄去上清,加入推薦使用的培養基后轉移至10cm培養皿或者T75培養瓶中培養,傳代達到細胞生長狀態良好時,再進行凍存。具體操作見細胞培養步驟。
細胞用途:僅供科研使用。
【特別注意:如使用公共實驗室或者初次接觸細胞培養,建議添加雙抗培養,貼壁細胞收到當天切忌立刻消化,請將細胞換液后放置培養箱孵育到第二天再做消化傳代,請優先選擇直徑6cm的培養皿進行傳代培養,如果細胞為貼壁細胞,而收到時呈懸浮或者部分懸浮的狀態,請將懸浮的細胞即時離心,加15%血清的*培養基到新的培養皿/瓶繼續培養3天;同時原培養瓶中剩下的貼壁細胞更換為15%血清的*培養基培養3天。3天后若原瓶或者新瓶中的細胞都沒有出現增值而是繼續脫落死亡,請及時聯系實驗室技術人員會跟進解決】
MB49小鼠膀胱癌細胞
細胞培養三不要:
養科研細胞是生物醫學研究的基本功。有三個小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:
1. 不要燒瓶口。大多數人都喜歡在酒精燈的火焰上關瓶子,覺得這樣可以避免污染。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培養基怎么越用越發紫的困惑?知道為什么嗎?燒瓶口燒的。培養基一般都是用碳酸/碳酸氫跟作緩沖體系。瓶口在火焰上的時候,熾熱的空氣進入瓶內。塞緊塞子放入冰箱后,空氣變冷,壓力驟降,培養基中的碳酸就會轉化成二氧化碳,釋放出來。培養基中的碳酸少了,當然會變堿。如果不燒瓶口的話,你會發現培養液變堿的速度會大大減慢。(當然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點越用越堿,因為室溫還是比冰箱內的溫度高)
其實燒瓶口防止污染純粹是心理安慰。不妨試一下把手指在火上晃幾下,你會發現根本就不會燒疼。如果有細菌的話,這么晃兩下也燒不死多少。要想燒死全部細菌,除非把瓶口和塞子燒紅。我在國內從來就不燒瓶口。來美國以后發現這里更*,超凈臺內根本就不點酒精燈。
2. 不要頻繁看細胞。對于初學者而言,養細胞就像養孩子一樣,有空就要去看看。細胞越是養不好,就越是經常去看。實際上看細胞對細胞的生長沒有任何好處,細胞系特別是對原代細胞或是免疫磁珠分選后,密度特別低的細胞。培養基中的生長因子是非常有限的。細胞好不容易自分泌一點兒促生長的因子在其周圍,形成有利于生長的局部環境。你跑去看細胞,培養瓶這么一晃,把因子都給晃散了。經常可以看到新手一天到晚都在看細胞,細胞老是長不好。老手細胞一扔好幾天不管,細胞瘋長。
3. 不要怕消化。在傳代的時候,初學者往往生怕細胞消化過度,早早地終止消化。細胞沒下來就使勁吹燈,吹得滿瓶子都是氣泡。在我看來,用力吹打對細胞的損傷比消化更大。我師兄在做血管平滑肌原代的時候,37度消化過夜,細胞也沒事。我一般是等細胞*變圓后才中止消化。細胞輕輕一晃就能下來。還有,動作要輕柔,盡量不要產生氣泡。應力相當大,對細胞的傷害也是很大的。